濒临植物普陀鹅耳枥
普陀鹅耳枥是 1930 年 5 月由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钟普陀鹅耳枥是 1930 年 5 月由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光在普陀山发现的,后由林学家郑万钧于 1932 年正式命名。据说,在五十年代以前,该树在普陀山上并不少见,只留下这一棵。遗存的这株“珍树”高约 14 米,胸径 60 厘米,树皮灰色,叶大呈暗绿色,树冠微扁,它虽度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风雨寒暑,历尽沧桑,却依然枝繁叶茂,挺拔秀丽,为普陀山增光添色。普陀鹅耳枥在植物学上属于桦木科鹅耳枥属。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40 多种,鹅耳枥繁殖,我国产 22 种。分布相当广泛,在华北、西北、华中、华东、西南一带都有它们的足迹。其中有些种类木材坚硬,进口鹅耳枥,纹理致密,可制家具、小工具及农具等。有些种类叶形秀丽,果穗奇特,枝叶茂密,为园林观赏植物。
想要了解更多鹅耳枥的相关信息,欢迎拨打图片上的热线电话!
鹅耳枥的栽培技术
(1)育苗技术:可采用硬枝千插或嫩枝千插繁殖。硬枝扦插3月中旬进行,采用二年生苗侧枝,剪成15~500px长做插穗,按株行距15×1250px开沟扦插,后覆土,深度以插穗微露出地面即可,覆盖地膜,浇透水,出芽后及时从芽眼处抠破地膜。嫩枝扦插7月上旬进行,剪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,截成15~500px做插穗,剪去中下部叶片,插至沙土中,扦插后立即喷雾,每天喷3~4次,一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。
(2)栽植技术:选择肥沃湿润土壤造林,采用大穴整地,其规格为50×50×1000px,株行距2×3m,栽后浇透水,及时中耕除草,适当施肥,及时整枝,剪去过密枝,病虫枝。
鹅耳枥的栽种与用盆
从野外瓶取回来的鹅耳枥树桩,修剪后,先用素沙土盆栽或地栽,地栽者应用苇箔等物遮光,盆栽者应置于蔽荫处,并每日向树桩和地面喷洒几次清水,保持小气候 的湿度,以利于树桩的成活。已上细盆的鹅耳枥,应在春季发芽前进行翻盆,鹅耳枥,用土以腐殖土为主,加适量沙土,如能加进部分原生长地的土壤则更好。鹅耳枥盆景多 用紫砂盆,盆钵形状视树木款式而定,直干式、斜干式、卧干式、双干式多用长方形或椭圆形中等深度的盆钵,悬崖式常用签筒盆。
北京大方园艺有限公司——主营园林绿化,欢迎新老朋友的莅临。